1935年11月,在湘鄂川黔苏区坚持战斗的红二、红六军团,迫于国民党军“围剿”的日益加剧,不得不退出苏区,开始长征。两军团各辖3个师,共1.7万人。长征初期,红二、六军团转战于湘黔地区,寻机建立新的根据地,但因敌情严重未能实现。
1936年3月底,二、六军团经云南宣威进入贵州盘县,接连收到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名义发来的电报,要求二、六军团渡金沙江北上。二、六军团遂根据总的形势,改变自长征以来试图在长江以南建立和保持一块根据地的战略意图,开始了北渡金沙江、会合一、四方面军的新的战略行动。
4月初,二、六军团分左右两路西入云南腹地,占领沾益、曲靖,我六师(廖汉生将军此时任师政委)占领寻甸。而后二、六军团挥戈直指普渡河边,计划西渡普渡河后经元谋北渡金沙,直上四川。此时,云南军阀龙云调集滇军围堵上来。
金沙江石鼓渡口
4月9日凌晨,我后卫六师经夜行军后到达甸尾、可郎一带宿营。没睡多一会儿,总指挥部来人传达贺龙总指挥的命令:要六师即刻原路返回,赶到六甲,最好赶过六甲,阻止敌人的追击,掩护整个部队行动,一定要狠狠地敲!抢时间,抢地形,什么都不要怕!
展开剩余79%郭鹏师长和我研究了一下,决定全师后卫变前卫,马上出发,以强行军向六甲开进。先一天行军时,十八团是后卫,部队一回头,他们改前卫,我们再到十八团下命令已经来不及了,郭鹏和我分头通知十六团、十七团,同时派人给十八团交待任务:
“这次返回去是阻止敌人的追击,估计时间、距离和敌我行军速度,很可能在六甲打一场预期遭遇战。”
我们边走边下达具体部署,边进行战斗动员:“同志们,这是一场关系到全军安危的战斗,我们要不怕疲劳,不惜牺牲,坚决阻住敌人!”
红二、六军团部分干部于贵州大定合影
下午9点多钟,前卫十八团果然在六甲与敌龚顺壁旅先头遭遇。敌人想不到红军会在这里打它个回马枪,毫无戒备。十八团在成本兴(成钧)团长、杨秀山政委指挥下,立即按预先部署,先展开、先开火,消灭了敌先头部队,并抢占了右侧的小山岭。敌人后续部队向十八团反扑,枪声传到后面,我们趁势发出号召:“同志们,十八团已经打响了,冲上前去啊!”
这一仗打了一整天,打得相当残酷。敌龚顺壁旅在大炮、飞机的火力掩护下,发起数次集团冲锋,都被打了回去。我师也付出了血的代价,全师伤亡220余人。十八团政委杨秀山、参谋长陈刚负伤了,三个营长伤亡两个,九个连长伤亡八个。十六团参谋长牺牲,两个营长牺牲,六个连长负伤。师长郭鹏也在指挥十七团掩护部队撤出时负了伤。尽管伤亡这么大,但是指战员们打得顽强,打得英勇。上一级倒下了,下一级马上代理;子弹打光了,就用大刀、石头拼杀;敌人爬上了阵地,抱住他肉搏。
就这样,我们硬是把敌人死死顶住了,又在五师增援部队的配合下把敌人打退了。为使全军摆脱被敌前堵后追两面夹击的危险境地赢得了十分宝贵的时间,为实现抢渡金沙江北上的战略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天黑后,我师赶上了安全转移的主力。贺老总疼爱地说:“你们这一仗打得苦啊,打得好啊!”
接着,他又给我们交待说:“这一次情况很紧张。明天敌人飞机来了都不要躲,还是要行军。要保住本钱,就看我们能不能摆脱敌人啦。”我把贺老总的勉励和要求传达下去,全师同志情绪倍增,决心再接再励,连续作战。
第二天,我师担任全军前卫,急行军南下昆明附近。十八团仅以一个连兵力就乘虚攻占了富民城,震动了相距20公里的省城昆明。此时昆明已是一座空城,二、六军团集结富民,故意摆出一副攻打昆明的架势,吓得龙云急令围堵红军的大批敌军回师救援。二、六军团则掉头西去,甩开敌人,向滇西的金沙江上游急进。
贺龙(左)
从昆明到滇西,沿途地势平坦,田野宽阔,给养丰富。敌人的正规军都叫龙云调去守昆明,且被甩到身后;前方各城仅有民团性质的常备队担任防守,战斗力甚差。
4月18日夜,我前卫六师来到祥云城下,先头十八团立即攻城。该团一个“小鬼”从撞破的城门洞子里钻进去,打开城门,大部队一涌而入,只半个钟头就占领了全城,活捉县长、团总和2000多民团武装。
师部入城后,刘型主任带着政治部工作人员把那些惊恐不安的俘虏集中起来开会,宣传红军优俘政策,解除其恐惧心理,那些人多是农家子弟,在红军入滇时被强拉壮丁编入常备队,挖壕筑堡,看守城池。政治部的同志发动他们起来揭露土豪劣绅和保长村长剥削压迫的罪恶,揭露反动军队抽丁制的罪恶,同时给他们解释红军主张,搞清“当兵就要当红军”的道理,争取了其中的1000多人参加红军,编成一个新兵团,随师主力踏上了长征的道路。经过十来天的边行军边进行军政突击训练,这1000多名新战士全部补入战斗部队。
从祥云开始,总指挥部向全军正式提出了“渡金沙江北上,会合中央红军”的号召,一方面要求“扩大红军一万人”,一方面要求准备皮袄、棉衣、生姜、辣椒。我们随即向全师进行了渡江的紧急政治动员,发动大家按上级要求去做。
4月26日,二、六军团来到金沙江边。前卫四师在石鼓找到一只船,并绑扎木排,先行渡江。我带六师十六团到石鼓后,贺龙总指挥、任弼时政委给我和十六团团长顿星云、政委汤成功下达命令:“沿江上,哪里有船从哪里过。”我们即率十六团溯流而上,寻找新的渡口和船只,先期渡江的四师十二团也和我们夹江并进,相互呼应。在离石鼓60公里的巨甸,我们找到了一只船,遂从那里渡江,六军团十六师也随十六团之后渡江。经过三个昼夜抢渡,全军人马胜利渡过金沙江。
当大批敌军在蒋介石、龙云乘飞机巡视督逼下赶到金沙江边时,红军已经隐入雪山藏区,敌人只好望而却步了。
金沙江水,喧腾奔涌,为红军唱着英雄的赞歌,对敌人发出无情的嘲笑。
发布于:天津市下一篇:又一家烟蒂股,捡不捡!!